搶救青蛙大作戰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人氣:986 人
        
 課綱
 課綱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
    
 
        
 課程資訊
 
    - 上課時間:
- 每週 二 整天(第一次上課日期:03 月 04 日)
- 開課地點:
- 台南社區大學(台南市公園路750號)
- 招生人數:
- 
            35 人
            
        
- 課程收費: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總學分費:1 學分 0 元(6 週課程 / 一次上課 3 小時)
- 學期報名費:新生:200 元; 舊生:150 元
- 保證金:不論對象均必收 1500 元
- 旁聽費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
 授課老師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最高學歷:
-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
- 現職:
- 生態工作者/蛙趣自然生態公司負責人
- 相關學經歷:
- 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專任 講師
 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 主任
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理事
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理事
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 理事
 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
 
 
 
         
 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最高學歷:
- 私立勤益專科學校(二年制)/2003年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-植物生態學(學分班)
- 現職:
- 台南社區大學/河溪專案經理
- 相關學經歷:
- 2000年0601~2000年1231: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-教育專員。
 2001年0101~2007年0228:台南縣官田鄉-水雉復育區-研究助理,擔任水雉生態棲地復育工作、水生植物培育及研究、人工濕地營造。
 2007年0301~2009年0131:任職台南市社區大學-自然與環境學程-專案經理,負責與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「防治環境污染計畫」結盟之執行工作。
 2009年0201~2010年0930:台南縣官田-「水雉生態教育園區」-研究員
 2010年1001~至今:任職台南市社區大學-環境行動小組--研究員。負責水資源專案計畫之執行工作(山林保育及水資源議題)。
 2014年7月13日~2016年7月23日:「台灣護樹協會」第一任理事長
 2014年9月起:發起人,號招台南市民關注台南市新營區長勝營區-綠色隧道搶救,2016/03/28獲台南市賴清德市長確認保留綠色隧道。
 2014年9月起:發起人成員之一,號招一群台南市民組成「飛雁公民行動聯盟」參與台南市「開放決策」首案執行委員會,2017/02/15台南市政府正視於市政會議中表態全區保留不予開發。
 2015~2019年:透過綠盟-崔愫欣執行長、環境權基金會執行長-凃又文及陳采邑律師牽線,2014年開始規劃及施工進行一系列【為黑暗部落點燈】之送電到部落行動任務,完成大同部落(15戶+集會所)、大禮部落(6戶)、神山部落(達巴里蘭森林復育基地1處)、舊好茶部落(2棟石板屋)、舊筏灣部落(15戶石板屋)、佳暮部落(賴孟傳-綠色森林1處)、大社部落(武棟等2戶)。
 2015年起:協助校園團契解決魏牧師建立的「橄欖山」基地工務局進行公園化改造過程,保留魏牧師歷史文物及部分建物。
 2016年11月起:發起人成員之一,成立民間NGO組織聯盟「守護沙崙農場」。
 2017年12月起:以推動小組核心成員成立以歸國學者「廖桂賢老師」為召集人的「台灣河溪網」進行監督改變政府的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-水環境』。
 2017年12月起:與荒野保護協會-台南分會成立『台南河溪小組』進行每個月調查一條台南市的野溪。
 
         
     
    
 關於這一門課
 
    1.為什麼想開這門課?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
    
       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,自然環境卻日益惡化,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日益消失,生態保育已是全人類必須重視的課題。由於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種類眾多,加上目前基礎調查資料大多闕如,對生態保育及野生動物經營管理是一大挑戰,尤其是調查不易且容易被人類忽略的夜行性動物。
為了培養大家具有這方面的知識,或投入夜行性動物基礎調查工作,以輕鬆的方式帶領學員進入夜行性動物:青蛙的世界,同時學習營造棲地的再造,為台灣的生態保育培養更多的種子。
同時為搶救三崁店諸羅樹蛙棲息地所努力。
    
    2.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?
    
        對自然生態有興趣的朋友均可。
    
    3.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?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?  	
    
        以野外實習為主,並結合安南區的農田、搶救三崁店諸羅樹蛙棲息地做實際操作的場域,可以學習到觀察的方法,並對蛙類生態有所了解。
    
    4.如何取得學分?(評量方式)
    
        出席率及活動參與情形
    
    5.備註&推薦書目
    
        交通活動費用大家均攤。
    
        
各週課程規劃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1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3-03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認識台灣的青蛙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莊孟憲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2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3-10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青蛙的困境:以諸羅樹蛙為例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莊孟憲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3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3-17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蛙類調查方法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4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4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3-24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雲嘉南的諸羅樹蛙現況-參訪雲林縣華南國小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5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5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3-31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三崁店諸羅樹蛙棲息地參訪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吳仁邦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第 6 次課程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第 6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2008-04-07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整天
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
- 
                    留一線生機(棲地環境整理)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吳仁邦